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欢迎进入咸宁城市发展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网站!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集团新闻

用好六类资源 念好四字口诀:咸宁城发集团唤醒“沉睡家底”激起勃勃生机

发布时间:2025-09-19  所属栏目:集团新闻 来源:掌上咸宁  


金秋九月,潜山北麓,原咸宁旅游集散中心工地上机械轰鸣。这片占地161.5亩的土地,正在加紧改造为潜山片区文旅康养融合项目“养心谷”的首开区。年底前,一座集温泉疗愈、生态旅居于一体的康养目的地将在此启幕。


“我们以实物资产出资,联合省文旅集团成立合资公司,共同开发运营。”相关负责人介绍,项目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,还成功融资3.37亿元。这是咸宁城发集团深化功能性国企改革、激活沉睡家底的一个缩影。

今年来,该集团以大财政体系建设为契机,通过用好“金木水土数特”六类资源、念好“用、售、租、融”四字口诀,推动昔日“沉睡”的“三资”加速“苏醒”,奏响国企转型发展的新乐章。

所谓“金木水土数特”六类资源,涵盖矿产资源、林业资源、水面资源、土地资源、数字资源和获得特许经营权的资源;而“用、售、租、融”四字口诀,则是坚持“能用则用、不用则售、不售则租、不租则融”的原则,分类施策,盘活各类资产。

自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工作以来,该集团针对区域内长期闲置、低效利用的土地资源,展开深入调研和科学评估,精准识别出具备开发潜力的地块,并编制成招商手册广泛推广,推动“沉睡”土地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沃土。



在一望无垠的大洲湖片区,储备了大量土地和水面。为了充分激活存量资源潜力,该集团携手湖北省农科院、赤壁市两山集团签订合作协议,规划打造2000亩综合性生态农业产业园,集生态农业、休闲旅游、科普教育等于一体。

日前,走进大洲湖生态农业产业园区,只见果蔬满田、肥鱼畅游,前期建设已初见成效。相关负责人介绍,一期的农田区有200亩,已成功种植玉米、西瓜等果蔬,并投放优质鱼苗进行养殖,现正以共享农场、家庭农场方式对外招租;二期的400亩果园与采摘园已完成种植;130亩的文旅区已进入试运营。此举既践行“用、租”口诀盘活资源,还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。

文旅资源激活同样成效明显。咸宁首个大型仿古园林建筑群龙潭里景区,通过引入专业运营团队,开发了行进式实景剧《状元之路》、高空威亚“龙潭飞仙”、VR梦幻飞行影院等常态化项目,并搭配摄影大赛、短视频比赛、读书日等文化活动,引来源源不断的人气。



凭借丰富的体验项目与多元活动,濒临沉寂的咸宁首座仿古建筑群成功转型为咸宁文旅消费新地标。截至上月底,龙潭里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,实现综合收入309万元。

在挖掘“数”资源方面,既“用”于治理,又“融”出价值。下属绿色产业投资公司以“咸宁智慧停车静态数据集合”拿下全市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书,不仅为商业机构提供停车信息服务,还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。目前,正与金融机构对接,拟以数据质押申请1000万元信用贷款,实现“数字家底”的服务增值与金融赋能。

在“特”许经营权这一关键资源领域,目前正在谋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,拟收购市妇幼保健院老院区改造成市级养老中心,新增7处社区网点;同时,推进优护培训基地项目,盘活168套闲置房产,使特许资源既服务民生,又获得资金支持。

盘活“三资”添动能,释放活力开新局。数据显示,今年来,该集团共梳理有效资产249项,资产价值约109亿元;盘活闲置资产28项,变现金额28.56亿元。

附件:
  • |
  • |